跳到主要內容

善循環好時尚

10 個友善環境、公平貿易手作品牌


 「你的每一次消費,都在為你理想中的世界投票。」
台灣在地的 10 個手作品牌,各自提倡友善環境、公平貿易!

「道德時尚」的品牌,有一些提倡天然環保零廢棄材質,有一些,則是支持著遙遠國度之人的未來。

台灣品牌都以異國手作為特色,透過美麗繽紛的手作品連結世界兩端實踐婦女自立扶貧助學友善環境保存傳統工藝與文化


「Chimmuwa」由台灣人道援助工作者林良恕成立於 2004 年的泰國邊境鼓勵當地克倫族村民沿用傳統的友善環境耕作方式不使用農藥和化肥,並使用雨季前在旱稻田邊灑下棉花種秄以野放方式成長的無毒棉花,最後由山村婦女手工捻線採集當地植物與昆蟲天然染色以傳統工法織成布匹。通常,林良恕會到山村收集布匹,再回到工作坊由克倫族婦女剪裁、縫紉、設計,完成每件獨一無二的產品
「Chimmuwa」是克倫族語,意思是未婚少女在出嫁前必須穿著的傳統白色編織連身裙,象徵著「純潔無瑕」的身分,也充分展現克倫族文化對真誠靈性的理想追求。「Chimmuwa」這個名字,代表的不僅是傳統編織工藝或社會企業品牌,對海外援助者而言,更代表一種在現代化適應過程,追求「順應自然利用土地」「人類發展與傳統文化的和解共生」

「Chimmuwa」鼓勵泰緬邊境山村種植有機棉、天然染色,並保存古法編織


「地球樹」成立於 2006 年,是台灣第一間以販售公平貿易產品為主的商家。公平貿易商品是利用天然或環保素材在開發中國家以手工與友善環境的方式,由當地小農婦女弱勢族群,在不受剝削的環境下製作而成

目前,「地球樹」的商品除了直接與生產者合作,大多來自日本的公平貿易團體,包括「People Tree」、「Nepali Bazaro」、「Sisam」、「Shapla Neer」、「第三世界」等,從茶、咖啡、巧克力、香料⋯⋯等各種食品、服飾配件、居家用品到生活雜貨,應有盡有。目前「地球樹」在台北的永康街與中山北路均設有實體店面。

「洋嘎」從 2008 年的非洲花布服飾創作,近年轉變為推廣生態工藝與生活織物的品牌,與數個寮國傳統工藝聚落合作,採取對生產者、消費者、生態環境皆友善的當地素材與天然染法,透過社群培力設計行銷鼓勵民族文化紀錄與保存,期待守護社群自然環境與工藝產業的永續發展

「洋嘎」與寮國傣勒族村莊合作,從天然棉花的種植開始手捻植物染織作過程,每一件手織品富含了自然的氣息與表情。


「繭裹子」成立於 2010 年,是台灣第一間擁有「世界公平貿易組織」(WFTO)認證的品牌。「繭裹子」商品由台灣團隊設計,再交由開發中國家的生產者製作生產者皆為擁有公平貿易認證的團體,共約 25 個國家、50 多個生產組織,以手工製作、天然素材(有機棉、有機羊毛、有機黃麻、草木染、手織布)或回收材料(回收布料、回收玻璃、回收金屬)的環境友善方式生產,並融合世界各地文化與傳統技藝。 

除了獲得公平貿易認證,「繭裹子」也同時身為 B 型企業、1% for the planet 會員,在全台擁有8間直營店面。

「ASHA」成立於 2013 年,以透明的運作流程、公平貿易的價值觀,專門販售來自尼泊爾、泰北、印度的手工藝品,尤其是尼泊爾公平貿易品牌「WSDO」、「Woven」、「Hatale Udhyog」的手織品。

「ASHA」的利潤長期支持這三個國家的偏鄉社區營造弱勢婦女就業貧童就學。除了商業合作,「ASHA」與這些組織也在社區工作上互相合作,擁有良好的夥伴關係。「ASHA」的意思是印度語的「希望」,期待自身能為世界角落建立根基穩固的希望。目前「ASHA」在台北捷運麟光站附近擁有實體店面。


「天愛花布」是一對台灣排灣族姐妹成立的東非花布品牌。妹妹尤希谷 (Yoshiku)是一名非營利組織工作者,自 2014 年以來長駐烏干達,在當地小村莊成立裁縫工作坊,以東非傳統花布「Kitenge」為材料教導單親媽媽製作耳環、髮帶、包包等商品,姐姐法莉絲(Vaillys)則在台灣負責販售與推廣,俏麗、獨特又好搭的商品一直廣受大眾歡迎。
「天愛花布」使用台灣少見的東非傳統花布「Kitenge」製作商品,從日常的小飾品到精品包皆有,這種花布每批都有專屬的獨特花色,不會有同樣的花色出現。


2015 年,由兩名台灣人與藏族共同創立的「北方牧人」,在藏區高原上建立婦女工作坊,製造以氂牛絨為原料的織品,如圍巾、毛線帽、毛氈帽、提袋

所有商品皆由台灣團隊設計融合藏族流傳的工藝技法、傳統圖騰,再交由藏區婦女手作完成,商品風格時尚簡約又不失溫度,為無法以放牧業維生的婦女開闢一條新路


以 2016 年的一趟旅程為起點,台灣唯一的敘利亞婦女手作選物品牌「from Syria」在 2018 年正式成立。「from Syria」嚴選中東各地的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企業獨家引進各樣敘利亞婦女的美麗手作品,包括手作飾品、手作包包、有機棉服飾、手工皂⋯⋯等,希望透過道德時尚、婦女自立、友善環境、在地賦權的商業模式支持身在異鄉的敘利亞婦女,透過工作重建心靈與經濟能力。

目前,「from Syria」的合作對象為 2 間土耳其工作坊、2 間黎巴嫩工作坊、1 間伊拉克工作坊平均一個月可支持 13 名婦女的收入。「from Syria」一年來亦進行台灣大學「AIESEC」暑期營政治大學「TED x NCCU」2019台灣「時尚革命」獨立書店⋯⋯等超過 15 場講座與展覽,希望成為台灣大眾參與敘利亞議題的一座橋樑

「from Syria」合作的敘利亞婦女工作坊特地為台灣設計的耳環「福爾摩沙」,以外圈的米白色與藍色象徵著滔滔大海,擁抱著這座矗立崇山峻嶺的小島,而島上的人們有著褐色泥土般堅毅樸實的性格,中央的金黃色則代表一顆溫暖的心。


「PIÑA COLADA」是西班牙語的「鳳梨可樂達」,一種混合蘭姆酒、鳳梨汁、椰奶或椰油的甜雞尾酒。這個品牌的誕生來自一趟 2017 年拉丁美洲之旅,兩名創辦人遊歷各國後,期望將拉丁美洲獨特的文化藝術分享給更多人並為當地經濟貢獻己力,因此創立「PIÑA COLADA」。

「PIÑA COLADA」直接與拉丁美洲國家的社會企業、單親媽媽組織、傳統小型工作坊合作使用當地生產的皮革、羊駝毛、有機天然染色棉線,以印加民族傳統手工藝法,製成繽紛的編織藝品,包括墨西哥瓜地馬拉秘魯哥倫比亞⋯⋯等,並保障工匠擁有合理薪資,希望「PIÑA COLADA」成為一個致力於社會共好的品牌。

「PIÑA COLADA」的包包配件皆由拉丁美洲的社會企業小型工作坊單親婦女組織製作,充滿歡樂繽紛的風格。其中一間協會「Trama Textiles」即由瓜地馬拉的 400 名婦女組成,不但確保成員擁有合理薪酬,也以民主方式運作,並使用當地生產的有機天然染色棉線,製作服飾配件、居家用品等織品

「MIA」是長期關注蘇丹與南蘇丹的「還有我戰區關懷協會」(And Me Taiwan)旗下的公平貿易品牌,執行長張允欣是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語言學博士,曾受邀到奈及利亞國立伊巴丹大學(University of Ibadan)任教,在地經驗豐富。

聯合烏干達數間難民組織組成服裝設計團隊與台灣設計師合作推出 100% 非洲手作的高級訂製服飾為非洲扶貧工作走出一條不同的路。
「MIA」的難民婦女裁縫團隊與台灣設計師合作,推出高級訂作路線的服飾與鞋靴。2019 年,第一批鞋子與知名鞋履訂製工作室「愛花製作所」合作生產。


中東、非洲、拉丁美洲東亞,這10個台灣品牌將世界各地的美好故事與手藝帶回台灣不只要讓台灣人更美麗,也邀請更多台灣人一起踏上讓世界更美好的道路
如果你還沒加入這趟旅程,今年就一起啟程吧!
 —本文原刊登於「女人迷」(Womany),2020—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2 ZERO HUNGER 消除飢餓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2   ZERO HUNGER  消除飢餓 ⽬標2:消除飢餓,實現糧食安全,改善營養狀況和促進可持續農業  End hunger, achieve food security and improved nutrition and promote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 世界上有7.95億⼈,即地球人口的九分之一食不果腹,無法享受健康、活躍的生活。 •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飢餓人口生活在發展中國家,那裡有12.9%的人營養不足。 • 亞洲是飢餓人口最多的大洲,佔全球總數的三分之二。近年來南亞所佔比重已經下降,但西亞的比重略有上升。 •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飢餓現象(佔人口比重)最普遍的地區,有四分之一的人營養不足。 • 營養不良導致的死亡佔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總數的近一半(45%),達每年310萬人。 • 南亞面臨臨著最嚴峻的飢餓問題,約2.81億人營養不足。在非洲撒哈拉以南,預測在2014-2016年間營養不足率為23%。 • 在發展中世界,有6600萬的小學學齡兒童餓著肚子去上學,僅非洲就有2300萬食品安全。 • 農業是養活世界人口的最大產業,為目前全球40%的人口提供生計。農業是農村貧困家庭的收入和就業機會的最大來源。 • 全球約有5億個小農場,大部分仍旱作,它們提供了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食品消費的80%。加大對小    農經濟的投資有利於保證糧食安全、為貧困人口提供營養、以及提高面對國內外市場的糧食產量。 •自20世紀以來,約75%的農作物多樣性已從農田裡消失。更好地利利用農作物多樣性可以促進更多的營養膳食,增強農業社區的生計和更有抗災能力及可持續的農業系統。 • 如果女性農民可以獲得和男性同樣的資源,世界上的飢餓人數將減少1.5億。 • 全球有14億人沒有電用,他們大部分生活在發展中國家的農村地區。能源貧困在許多地區是對減少飢餓和確保世界可以生產足夠的糧食來滿足未來需求的根本性障礙。 ZERO HUNGER 2.1 到2030年年,消除飢餓,確保所有人,特別是窮人和弱勢群體,包括嬰兒,全年都有安全、營養和充足的食物。 By 203...

適度時尚 modest fashion | 心商機

服裝設計師為 滿足不同背景 、 宗教 和 文化 的需求,設計必須 兼容並蓄 。這包括 更有彈性的尺碼 、迎合 穆斯林文化 的 流行趨勢 、 解構性別刻板印象 及 永續性 。   「兼容並蓄」 是零售業現在最新的流行用詞,大部分零售業者和品牌試圖與時俱進,調整他們的 風格 和品項,跟上消費者對「兼容並蓄」這一詞不斷演變的定義。 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隨著一個國家越來越多樣化,迎合特定尺寸或身形的品牌只會被淘汰出局。消費者期待設計師的商品在 尺碼 、 文化 、 性別 和 永續性 上,能夠 跳脫傳統框架限制 。 對消費者而言「兼容並蓄」的定義是什麼。以下是建議傳統零售業所做出的四點改變: 買衣不愁尺寸 數十年來,大部分零售業者和品牌著重於傳統尺碼, 大尺碼(12碼以上)選擇不多 ,通常囤放在倉庫後頭,但 美國有67%女性卻要穿到14碼以上 。根據美國《時代雜誌》(Time)最近一篇文章,成衣公司說製作和囤放較大尺碼衣服的困難在於,需要更多布料、版型和成本。 但當消費者開始要求面向大眾市場的連鎖店在店內提供更多尺碼時,擔心被貼上有偏見標籤的設計師和品牌,現在終於擴大他們的庫存。 舉例來說,H&M被批評尺碼比大部分美國品牌還小後,已經調整成更加符合美國民眾身形的尺碼,甚至推出大尺碼的產品線。美國平價時尚品牌J.Crew2014年因為推出超小尺碼000被罵得體無完膚後,已經將所有商品的尺碼都擴大到24碼。 加大尺碼不只局限於女裝,為了搶攻市占率,美國男裝品牌Bonobos槓上只針對女性提供多樣化尺碼的J.Crew,專門為男性推出更齊全的尺碼。 文化多樣性,和現代時尚潮流 隨著 適度時尚(modest fashion) 興起,設計師為了 滿足不同背景 、 宗教 和 文化 的男男女女需求,設計必須兼容並蓄。美國運動大廠耐吉(Nike)推出 專為穆斯林女性設計的運動用頭巾「Nike Pro Hijab」 ;索馬利亞裔美籍模特兒亞登(Halima Aden)則穿戴穆斯林頭巾及布基尼登上《運動畫刊》(Sports Illustrated)2019年特輯。 適度時尚逐漸進入主流市場。貝恩策略顧問公司(Bain &Co.)在2018年一份研究中預估,四成女性奢侈時裝會被歸類為適度時尚。美國時尚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