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善循環好時尚

為了下一代而設計

Fng世代設計|為了下一代而設計這個手提袋,沒有名氣、沒有業務,單靠「手提袋」,一年就闖出千萬業績,創下2018年募資平台贊助金額最高的產品,更吸引了知名連鎖咖啡品牌、老協珍誠品,先後捧錢找上門合作。

Fng世代設計|為了下一代而設計寶特袋創辦人蔡僅鵬,近年在社群圈爆紅。標榜用100%廢棄寶特瓶再製的「寶特袋」最聞名,讓手提袋不只是手提袋,綁帶繞一圈就能成「飲料袋」,變形金剛般的百變設計。

「我看見台灣特有的可能性,」早在2014年世足賽,10 個國家隊球員身上都穿著用廢瓶編織而成的「環保球衣」,這是台灣獨步全球的「環保紡織技術」——  使用廢棄寶特瓶抽絲再製「環保紗」,在世足賽時躍上國際舞台。

四年後的世足賽,高達16 國球員,身穿MIT環保塑料球衣,被外媒盛讚「台灣贏了世足冠軍,但不是在足球場上,而是在球員更衣室裡」。

但令蔡僅鵬困惑的是,過了這麼多年,走進台灣島內,卻僅有一家廠商投入其中,產製環保塑料產品。「為什麼沒有任何一個品牌跳出來做這件事情?除了大愛感恩科技,但竟然沒人出來做?」蔡僅鵬埋藏在心中的困惑,成了他創業萌芽契機。

三年前曾有一罹患重大疾病女童,因沒有充足手術費,在社群平台引起網友關注。蔡僅鵬留了一句「我可以把你的畫作做成包包」,網友們熱烈迴響,收益成了女童醫療費用女童康復後,再度找上了蔡僅鵬,協助銷售她畫的紅包袋,再把收支捐款給重大疾病基金會。

「真的讓我很感動,我一直在想,有沒有可能把『善的循環』持續下去,」蔡僅鵬說的瀟灑,但他沒說出口,曾為了做公益,至少賠了兩、三百萬,忍受旁人不看好的批評。

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2018年塑膠總回收量為53萬公噸,其中寶特瓶回收量達54億支,如此龐大回收量,卻少見被製成日常用品。

直到兩年前,蔡僅鵬投入研究「環保紗」,才發現原來不是沒人願意做,是成本太高

「我後來慢慢了解到,舊料其實還比新料成本高(產品)裡面沒有使用原料達100%,而是5%、10%,到20%,主因成本考量,」他不氣餒,反倒運用自身紡織經驗,思考如何研發出「百分百」使用環保紗的產品

織出100%回收的「寶特袋」,讓拾荒者、代工媽媽都一起加入合作,寶特瓶收購價低到一公斤僅有10元,回收者一天收入最高幾百元,一個月收入最多一萬出頭。於是他找上熟悉街賣者的社企「人生百味」,實際接觸回收者,用優於市價5倍價錢收購,成為寶特袋再製的原料,自助助人。

同時,他從苗栗苑裡、台中大甲、到彰化到處跑透透,一天最多跑15個地方,捨棄工廠大量製造方式,將台灣社會底層那群被產業外移所遺忘的「代工媽媽」帶入生產線

「現在跟超過20個代工家庭合作,他們每一個家庭就是一條生產線」,蔡僅鵬還因此挖到一對擁有裁縫經驗40年的老夫妻,這都是生產線上的「寶」。

一個媽媽就代表一個家庭,我賣出產品,就是在幫助她們擁有穩定收入。」一年時間闖出驚人成績,不只將「FNG為下一代設計」品牌擦亮,還吸引多家關注環保、公益議題企業訂購。

老協珍、台達電、KKBOX,都主動找上門,」蔡僅鵬沒料到一下就打開知名度,博客來、iCook愛料理等電商通路也來洽談合作。

持續開發新產品,從寶特拖、野餐墊、保冷袋,可見FNG不斷以可回收材料,走進人們的生活裡。

「我想要以台灣為基地,把FNG的產品帶到全世界,」相信台灣特有的先進環保技術與設計力,蔡僅鵬的眼光放得很遠。

參考資料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2 ZERO HUNGER 消除飢餓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2   ZERO HUNGER  消除飢餓 ⽬標2:消除飢餓,實現糧食安全,改善營養狀況和促進可持續農業  End hunger, achieve food security and improved nutrition and promote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 世界上有7.95億⼈,即地球人口的九分之一食不果腹,無法享受健康、活躍的生活。 •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飢餓人口生活在發展中國家,那裡有12.9%的人營養不足。 • 亞洲是飢餓人口最多的大洲,佔全球總數的三分之二。近年來南亞所佔比重已經下降,但西亞的比重略有上升。 •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飢餓現象(佔人口比重)最普遍的地區,有四分之一的人營養不足。 • 營養不良導致的死亡佔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總數的近一半(45%),達每年310萬人。 • 南亞面臨臨著最嚴峻的飢餓問題,約2.81億人營養不足。在非洲撒哈拉以南,預測在2014-2016年間營養不足率為23%。 • 在發展中世界,有6600萬的小學學齡兒童餓著肚子去上學,僅非洲就有2300萬食品安全。 • 農業是養活世界人口的最大產業,為目前全球40%的人口提供生計。農業是農村貧困家庭的收入和就業機會的最大來源。 • 全球約有5億個小農場,大部分仍旱作,它們提供了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食品消費的80%。加大對小    農經濟的投資有利於保證糧食安全、為貧困人口提供營養、以及提高面對國內外市場的糧食產量。 •自20世紀以來,約75%的農作物多樣性已從農田裡消失。更好地利利用農作物多樣性可以促進更多的營養膳食,增強農業社區的生計和更有抗災能力及可持續的農業系統。 • 如果女性農民可以獲得和男性同樣的資源,世界上的飢餓人數將減少1.5億。 • 全球有14億人沒有電用,他們大部分生活在發展中國家的農村地區。能源貧困在許多地區是對減少飢餓和確保世界可以生產足夠的糧食來滿足未來需求的根本性障礙。 ZERO HUNGER 2.1 到2030年年,消除飢餓,確保所有人,特別是窮人和弱勢群體,包括嬰兒,全年都有安全、營養和充足的食物。 By 203...

適度時尚 modest fashion | 心商機

服裝設計師為 滿足不同背景 、 宗教 和 文化 的需求,設計必須 兼容並蓄 。這包括 更有彈性的尺碼 、迎合 穆斯林文化 的 流行趨勢 、 解構性別刻板印象 及 永續性 。   「兼容並蓄」 是零售業現在最新的流行用詞,大部分零售業者和品牌試圖與時俱進,調整他們的 風格 和品項,跟上消費者對「兼容並蓄」這一詞不斷演變的定義。 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隨著一個國家越來越多樣化,迎合特定尺寸或身形的品牌只會被淘汰出局。消費者期待設計師的商品在 尺碼 、 文化 、 性別 和 永續性 上,能夠 跳脫傳統框架限制 。 對消費者而言「兼容並蓄」的定義是什麼。以下是建議傳統零售業所做出的四點改變: 買衣不愁尺寸 數十年來,大部分零售業者和品牌著重於傳統尺碼, 大尺碼(12碼以上)選擇不多 ,通常囤放在倉庫後頭,但 美國有67%女性卻要穿到14碼以上 。根據美國《時代雜誌》(Time)最近一篇文章,成衣公司說製作和囤放較大尺碼衣服的困難在於,需要更多布料、版型和成本。 但當消費者開始要求面向大眾市場的連鎖店在店內提供更多尺碼時,擔心被貼上有偏見標籤的設計師和品牌,現在終於擴大他們的庫存。 舉例來說,H&M被批評尺碼比大部分美國品牌還小後,已經調整成更加符合美國民眾身形的尺碼,甚至推出大尺碼的產品線。美國平價時尚品牌J.Crew2014年因為推出超小尺碼000被罵得體無完膚後,已經將所有商品的尺碼都擴大到24碼。 加大尺碼不只局限於女裝,為了搶攻市占率,美國男裝品牌Bonobos槓上只針對女性提供多樣化尺碼的J.Crew,專門為男性推出更齊全的尺碼。 文化多樣性,和現代時尚潮流 隨著 適度時尚(modest fashion) 興起,設計師為了 滿足不同背景 、 宗教 和 文化 的男男女女需求,設計必須兼容並蓄。美國運動大廠耐吉(Nike)推出 專為穆斯林女性設計的運動用頭巾「Nike Pro Hijab」 ;索馬利亞裔美籍模特兒亞登(Halima Aden)則穿戴穆斯林頭巾及布基尼登上《運動畫刊》(Sports Illustrated)2019年特輯。 適度時尚逐漸進入主流市場。貝恩策略顧問公司(Bain &Co.)在2018年一份研究中預估,四成女性奢侈時裝會被歸類為適度時尚。美國時尚雜...

10 個友善環境、公平貿易手作品牌

 「你的每一次消費,都在為你理想中的世界投票。」 台灣在地的 10 個手作品牌,各自提倡友善環境、公平貿易! 「道德時尚」的品牌,有一些 提倡天然 、 環保 、 零廢棄材質 ,有一些,則是支持著遙遠國度之人的未來。 台灣品牌都以異國手作為特色,透過美麗繽紛的 手作品 , 連結世界兩端 , 實踐婦女自立 、 扶貧助學 、 友善環境 、 保存傳統工藝與文化 。 Chimmuwa 手織品 「Chimmuwa」由台灣人道援助工作者林良恕成立於 2004 年的 泰國邊境 , 鼓勵當地克倫族村民沿用傳統的友善環境耕作方式 , 不使用農藥和化肥 ,並 使用雨季前在旱稻田邊灑下棉花種秄 、 以野放方式成長的無毒棉花 ,最後 由山村婦女手工捻線 、 採集當地植物與昆蟲天然染色 , 以傳統工法織成布匹 。通常,林良恕會 到山村收集布匹 ,再 回到工作坊 , 由克倫族婦女剪裁、縫紉、設計 ,完成 每件獨一無二的產品 。 「Chimmuwa」是克倫族語,意思是未婚少女在出嫁前必須穿著的傳統白色編織連身裙,象徵著「純潔無瑕」的身分,也充分展現克倫族文化對真誠靈性的理想追求。「Chimmuwa」這個名字,代表的不僅是傳統編織工藝或社會企業品牌,對海外援助者而言,更代表一種在現代化適應過程,追求 「順應自然利用土地」 、 「人類發展與傳統文化的和解共生」 。 「Chimmuwa」 鼓勵泰緬邊境山村種植有機棉、天然染色,並保存古法編織 。 地球樹 Earth Tree 「地球樹」成立於 2006 年,是 台灣第一間以販售公平貿易產品為主的商家 。公平貿易商品是 利用天然或環保素材 , 在開發中國家以手工與友善環境的方式 ,由 當地小農 、 婦女 或 弱勢族群 ,在 不受剝削的環境下製作而成 。 目前,「地球樹」的商品除了 直接與生產者合作 ,大多來自日本的公平貿易團體,包括「People Tree」、「Nepali Bazaro」、「Sisam」、「Shapla Neer」、「第三世界」等,從茶、咖啡、巧克力、香料⋯⋯等各種食品、服飾配件、居家用品到生活雜貨,應有盡有。目前「地球樹」在台北的永康街與中山北路均設有實體店面。 洋嘎 YOUNGA 「洋嘎」從 2008 年的 非洲花布服飾創作 ,近年轉變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