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ng世代設計|為了下一代而設計這個手提袋,沒有名氣、沒有業務,單靠「手提袋」,一年就闖出千萬業績,創下2018年募資平台贊助金額最高的產品,更吸引了知名連鎖咖啡品牌、老協珍、誠品,先後捧錢找上門合作。
Fng世代設計|為了下一代而設計寶特袋創辦人蔡僅鵬,近年在社群圈爆紅。標榜用100%廢棄寶特瓶再製的「寶特袋」最聞名,讓手提袋不只是手提袋,綁帶繞一圈就能成「飲料袋」,變形金剛般的百變設計。
「我看見台灣特有的可能性,」早在2014年世足賽,10 個國家隊球員身上都穿著用廢瓶編織而成的「環保球衣」,這是台灣獨步全球的「環保紡織技術」—— 使用廢棄寶特瓶抽絲再製「環保紗」,在世足賽時躍上國際舞台。
四年後的世足賽,高達16 國球員,身穿MIT環保塑料球衣,被外媒盛讚「台灣贏了世足冠軍,但不是在足球場上,而是在球員更衣室裡」。
但令蔡僅鵬困惑的是,過了這麼多年,走進台灣島內,卻僅有一家廠商投入其中,產製環保塑料產品。「為什麼沒有任何一個品牌跳出來做這件事情?除了大愛感恩科技,但竟然沒人出來做?」蔡僅鵬埋藏在心中的困惑,成了他創業萌芽契機。
三年前曾有一罹患重大疾病女童,因沒有充足手術費,在社群平台引起網友關注。蔡僅鵬留了一句「我可以把你的畫作做成包包」,網友們熱烈迴響,收益成了女童醫療費用,女童康復後,再度找上了蔡僅鵬,協助銷售她畫的紅包袋,再把收支捐款給重大疾病基金會。
「真的讓我很感動,我一直在想,有沒有可能把『善的循環』持續下去,」蔡僅鵬說的瀟灑,但他沒說出口,曾為了做公益,至少賠了兩、三百萬,忍受旁人不看好的批評。
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2018年塑膠總回收量為53萬公噸,其中寶特瓶回收量達54億支,如此龐大回收量,卻少見被製成日常用品。
直到兩年前,蔡僅鵬投入研究「環保紗」,才發現原來不是沒人願意做,是成本太高。
「我後來慢慢了解到,舊料其實還比新料成本高,(產品)裡面沒有使用原料達100%,而是5%、10%,到20%,主因成本考量,」他不氣餒,反倒運用自身紡織經驗,思考如何研發出「百分百」使用環保紗的產品。
他織出100%回收的「寶特袋」,讓拾荒者、代工媽媽都一起加入合作,寶特瓶收購價低到一公斤僅有10元,回收者一天收入最高幾百元,一個月收入最多一萬出頭。於是他找上熟悉街賣者的社企「人生百味」,實際接觸回收者,用優於市價5倍價錢收購,成為寶特袋再製的原料,自助助人。
同時,他從苗栗苑裡、台中大甲、到彰化到處跑透透,一天最多跑15個地方,捨棄工廠大量製造方式,將台灣社會底層那群被產業外移所遺忘的「代工媽媽」帶入生產線。
「現在跟超過20個代工家庭合作,他們每一個家庭就是一條生產線」,蔡僅鵬還因此挖到一對擁有裁縫經驗40年的老夫妻,這都是生產線上的「寶」。
「一個媽媽就代表一個家庭,我賣出產品,就是在幫助她們擁有穩定收入。」一年時間闖出驚人成績,不只將「FNG為下一代設計」品牌擦亮,還吸引多家關注環保、公益議題企業訂購。
「老協珍、台達電、KKBOX,都主動找上門,」蔡僅鵬沒料到一下就打開知名度,博客來、iCook愛料理等電商通路也來洽談合作。
持續開發新產品,從寶特拖、野餐墊、保冷袋,可見FNG不斷以可回收材料,走進人們的生活裡。
「我想要以台灣為基地,把FNG的產品帶到全世界,」相信台灣特有的先進環保技術與設計力,蔡僅鵬的眼光放得很遠。
參考資料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