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善循環好時尚

丹麥時尚選品概念店 Res Res

Res Res(發音:瑞斯瑞斯),你可以解讀這就只是一個沒有意義的狀聲詞,或是丹麥次文化間的一種流行語——但是對兩位有著豐富時尚產業經驗的創辦人Søren Alling Sørensen和Lars Toft來說,它代表著「尊重所有資源(Respect for all Resource)」。他們希望以很親民、很白話的概念,歡迎世界各地愛戴時尚的消費者,透過他們偷天換日的意識選品穿搭起一套更有想法的Look

首先你可能會想,那麼「永續時尚」是什麼意思?要怎麼樣才能跟上「更有想法」的時尚潮流?根據來自瑞典,歐洲最具有影響力的永續與循環時尚顧問公司 Green Strategy 所提出的索引:

“永續時尚一部份是指,製程、環境、社會、經濟上的永續所生產的服飾衣帽鞋類,但更重要的是指,由永續的消費以及使用模式,涉及個人的態度和行為轉變⋯⋯嚴格的永續時尚則可以被定義為,以最符合循環經濟發展的方式來製造、銷售及使用的服飾、衣帽鞋類及飾品。在實踐上,意味著需要不斷致力於改進產品生命週期中所有的環節,包含設計、原料生產、製造、運輸、倉儲、行銷與最終的零售、使用、再利用、維護及翻新等等⋯⋯。”

Res Res創辦人之一 Søren Alling Sørensen 從事服裝零售產業十多年,深感縱使以環保循環價值所開發的材質在戶外服飾領域的應用已經不是新觀念,技術也已經相當成熟,但是卻依舊與主流文化的時尚消費市場有很遙遠的距離與消費者認同感的落差。縱使非常重視環境與永續發展的丹麥在2016年 Søren 決定開店時,也與全球快銷的流行市場現況無分別。

「根據調查,在丹麥,只有約 6%的人口以有機與永續的方式生活,但我們希望Res Res 能提供並滿足的,不只是針對那 6%的人,而是能令另外那94%的人充滿驚艷並且愛戴,同時對環境100%尊重負責的生活品味。」Søren 板起認真的神情說到。

別於多數綠時尚選品店,即使 Res Res「不掛永續時尚為招牌」的理念實行起來並不容易,但他們相信,促動改變最大的動能,在於他們提供的「方案」,不會侷限了任何人參與永續時尚的可能性。因為實際上,儘管時尚產業越來越明白永續發展的重要性,但對於「永續時尚」一詞仍沒有標準化的定義。發展出兼具核心與柔軟度的經營理念 ,Res Res 很清楚他們想要擁抱的聽眾不是小眾。

在挑選合作品牌時,除了嚴謹永續的領導品牌,Res Res 其實特別關注那些在設計或是需求上能夠吸引更廣泛客群的新興品牌 – 縱使他們可能還沒有獲得最完整的認證,但要能做到100%公開透明,並致力投入時尚產業的改變。

Søren 和 Lars 默契很好的分享他們在這個策略上的觀點,所謂最好的選品,是在為消費者的各種日常需求選到合適設計的同時,提供他們對自己精神價值的選擇。這些選擇,讓大家在實踐「尊重資源」的這條路上,每個人都能用自己的方式作出貢獻與獲得成就感。而對那些還沒能夠理解永續時尚這個概念的人來說,也能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孩子剛滿兩歲的 Søren 在鄰里間有個派對國王的暱稱,他經常利用整間店的空間串連起左右鄰居店家,舉辦各種老少閒宜的好時光活動,把自己變成永續生活社區發展的交流基地。這凸顯了丹麥人重視家庭教育的文化特色,並將艱深抽象的議題融入日常家庭朋友、人與人輕鬆甚至啤酒相伴的互動中。

就在擴店的開幕派對上,Søren 興高采烈地介紹我他邀請到,正埋首在車縫機噠噠聲中專心改造牛仔褲的Michael- nudies jeans 全球免費牛仔褲維修站計畫背後的靈魂人物。Søren 相信透過創造力,這就像是一個『升級』的過程,讓原本將要作廢的資源獲得了第二次的新生命,並且為這個有意識知覺的時尚族群,創造了雙贏的局面。

「這個產業不僅需要更多支持,還需要相關的『知識性創作』,讓人們能擁有選擇權,選擇去消費更負責任的時尚概念。例如對一個孩子來說,他不懂也不會在乎衣服是用有機棉還是普通棉來製作,但是他們的父母如果懂得,就能更有意識地,去選擇對孩子、對世界都好的那個選項。」

擴店背後的意義
開店三週年,擴店派對上我竟然遇見了許多熟悉的面孔,不僅來自哥本哈根本地,而是來自北歐各國永續品牌經營者的熟悉面孔,相聚來到一間「小店」祝賀它的拓展。在開店成本昂貴的丹麥首都,Res Res 的成長與影響力,提供了一個趨勢發展的指標— 更尊重資源、環境、與人之間的可持續生活模式不僅漸漸獲得更多的重視,同時間還創造了更多的經濟與情感價值。


Søren 和 Lars 秉持著一份初心:這間店,只是兩個來自快樂世界的公民想要做出一些改變的故事,不但沒有築起名為「永續」的高牆,他們希望這個地方可以是一個起點。只要是在這條路上,無論你是走在前方先驅者,還是剛進入的初心者,我們都有機會將這種意識文化提升到另一個層次,讓更多人的看見永續可能性並加入跟隨者的行列。就從你我的鞋帽衣櫥開始。

參考資料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2 ZERO HUNGER 消除飢餓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2   ZERO HUNGER  消除飢餓 ⽬標2:消除飢餓,實現糧食安全,改善營養狀況和促進可持續農業  End hunger, achieve food security and improved nutrition and promote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 世界上有7.95億⼈,即地球人口的九分之一食不果腹,無法享受健康、活躍的生活。 •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飢餓人口生活在發展中國家,那裡有12.9%的人營養不足。 • 亞洲是飢餓人口最多的大洲,佔全球總數的三分之二。近年來南亞所佔比重已經下降,但西亞的比重略有上升。 •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飢餓現象(佔人口比重)最普遍的地區,有四分之一的人營養不足。 • 營養不良導致的死亡佔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總數的近一半(45%),達每年310萬人。 • 南亞面臨臨著最嚴峻的飢餓問題,約2.81億人營養不足。在非洲撒哈拉以南,預測在2014-2016年間營養不足率為23%。 • 在發展中世界,有6600萬的小學學齡兒童餓著肚子去上學,僅非洲就有2300萬食品安全。 • 農業是養活世界人口的最大產業,為目前全球40%的人口提供生計。農業是農村貧困家庭的收入和就業機會的最大來源。 • 全球約有5億個小農場,大部分仍旱作,它們提供了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食品消費的80%。加大對小    農經濟的投資有利於保證糧食安全、為貧困人口提供營養、以及提高面對國內外市場的糧食產量。 •自20世紀以來,約75%的農作物多樣性已從農田裡消失。更好地利利用農作物多樣性可以促進更多的營養膳食,增強農業社區的生計和更有抗災能力及可持續的農業系統。 • 如果女性農民可以獲得和男性同樣的資源,世界上的飢餓人數將減少1.5億。 • 全球有14億人沒有電用,他們大部分生活在發展中國家的農村地區。能源貧困在許多地區是對減少飢餓和確保世界可以生產足夠的糧食來滿足未來需求的根本性障礙。 ZERO HUNGER 2.1 到2030年年,消除飢餓,確保所有人,特別是窮人和弱勢群體,包括嬰兒,全年都有安全、營養和充足的食物。 By 203...

適度時尚 modest fashion | 心商機

服裝設計師為 滿足不同背景 、 宗教 和 文化 的需求,設計必須 兼容並蓄 。這包括 更有彈性的尺碼 、迎合 穆斯林文化 的 流行趨勢 、 解構性別刻板印象 及 永續性 。   「兼容並蓄」 是零售業現在最新的流行用詞,大部分零售業者和品牌試圖與時俱進,調整他們的 風格 和品項,跟上消費者對「兼容並蓄」這一詞不斷演變的定義。 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隨著一個國家越來越多樣化,迎合特定尺寸或身形的品牌只會被淘汰出局。消費者期待設計師的商品在 尺碼 、 文化 、 性別 和 永續性 上,能夠 跳脫傳統框架限制 。 對消費者而言「兼容並蓄」的定義是什麼。以下是建議傳統零售業所做出的四點改變: 買衣不愁尺寸 數十年來,大部分零售業者和品牌著重於傳統尺碼, 大尺碼(12碼以上)選擇不多 ,通常囤放在倉庫後頭,但 美國有67%女性卻要穿到14碼以上 。根據美國《時代雜誌》(Time)最近一篇文章,成衣公司說製作和囤放較大尺碼衣服的困難在於,需要更多布料、版型和成本。 但當消費者開始要求面向大眾市場的連鎖店在店內提供更多尺碼時,擔心被貼上有偏見標籤的設計師和品牌,現在終於擴大他們的庫存。 舉例來說,H&M被批評尺碼比大部分美國品牌還小後,已經調整成更加符合美國民眾身形的尺碼,甚至推出大尺碼的產品線。美國平價時尚品牌J.Crew2014年因為推出超小尺碼000被罵得體無完膚後,已經將所有商品的尺碼都擴大到24碼。 加大尺碼不只局限於女裝,為了搶攻市占率,美國男裝品牌Bonobos槓上只針對女性提供多樣化尺碼的J.Crew,專門為男性推出更齊全的尺碼。 文化多樣性,和現代時尚潮流 隨著 適度時尚(modest fashion) 興起,設計師為了 滿足不同背景 、 宗教 和 文化 的男男女女需求,設計必須兼容並蓄。美國運動大廠耐吉(Nike)推出 專為穆斯林女性設計的運動用頭巾「Nike Pro Hijab」 ;索馬利亞裔美籍模特兒亞登(Halima Aden)則穿戴穆斯林頭巾及布基尼登上《運動畫刊》(Sports Illustrated)2019年特輯。 適度時尚逐漸進入主流市場。貝恩策略顧問公司(Bain &Co.)在2018年一份研究中預估,四成女性奢侈時裝會被歸類為適度時尚。美國時尚雜...

10 個友善環境、公平貿易手作品牌

 「你的每一次消費,都在為你理想中的世界投票。」 台灣在地的 10 個手作品牌,各自提倡友善環境、公平貿易! 「道德時尚」的品牌,有一些 提倡天然 、 環保 、 零廢棄材質 ,有一些,則是支持著遙遠國度之人的未來。 台灣品牌都以異國手作為特色,透過美麗繽紛的 手作品 , 連結世界兩端 , 實踐婦女自立 、 扶貧助學 、 友善環境 、 保存傳統工藝與文化 。 Chimmuwa 手織品 「Chimmuwa」由台灣人道援助工作者林良恕成立於 2004 年的 泰國邊境 , 鼓勵當地克倫族村民沿用傳統的友善環境耕作方式 , 不使用農藥和化肥 ,並 使用雨季前在旱稻田邊灑下棉花種秄 、 以野放方式成長的無毒棉花 ,最後 由山村婦女手工捻線 、 採集當地植物與昆蟲天然染色 , 以傳統工法織成布匹 。通常,林良恕會 到山村收集布匹 ,再 回到工作坊 , 由克倫族婦女剪裁、縫紉、設計 ,完成 每件獨一無二的產品 。 「Chimmuwa」是克倫族語,意思是未婚少女在出嫁前必須穿著的傳統白色編織連身裙,象徵著「純潔無瑕」的身分,也充分展現克倫族文化對真誠靈性的理想追求。「Chimmuwa」這個名字,代表的不僅是傳統編織工藝或社會企業品牌,對海外援助者而言,更代表一種在現代化適應過程,追求 「順應自然利用土地」 、 「人類發展與傳統文化的和解共生」 。 「Chimmuwa」 鼓勵泰緬邊境山村種植有機棉、天然染色,並保存古法編織 。 地球樹 Earth Tree 「地球樹」成立於 2006 年,是 台灣第一間以販售公平貿易產品為主的商家 。公平貿易商品是 利用天然或環保素材 , 在開發中國家以手工與友善環境的方式 ,由 當地小農 、 婦女 或 弱勢族群 ,在 不受剝削的環境下製作而成 。 目前,「地球樹」的商品除了 直接與生產者合作 ,大多來自日本的公平貿易團體,包括「People Tree」、「Nepali Bazaro」、「Sisam」、「Shapla Neer」、「第三世界」等,從茶、咖啡、巧克力、香料⋯⋯等各種食品、服飾配件、居家用品到生活雜貨,應有盡有。目前「地球樹」在台北的永康街與中山北路均設有實體店面。 洋嘎 YOUNGA 「洋嘎」從 2008 年的 非洲花布服飾創作 ,近年轉變為...